无障碍浏览 |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媒体聚焦
新闻快讯
国资动态
专题专栏
行业动态
企业刊物
常见问题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新华财经】中国建筑:创新建证科技强国
发布日期:2022-06-17 字号:[ ]


00_副本.jpg



  2022年,面对新一轮的德尔塔病毒和奥密克戎病毒疫情,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6家子企业投入1万余名管理人员,10万余名劳务工人奋战在抗疫建设一线,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参建200余项抗疫设施项目。

  “山水相连,血脉相融;同胞有难,义不容辞!

  5月6日,经过51个日夜不停的艰苦奋战,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和落马洲方舱设施全面竣工。2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集结于此,在荒滩上抢建“生命之舟”。

  2022年,面对新一轮的德尔塔病毒和奥密克戎病毒疫情,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16家子企业投入1万余名管理人员,10万余名劳务工人奋战在抗疫建设一线,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参建200余项抗疫设施项目。在快速建设防疫设施项目中,中国建筑的科技实力起到了关键性支撑作用,这是集团科技事业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充分体现。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早在2020年春节,中国建筑分别用10天和12天的时间建成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面对极限的工期和严苛的标准,中国建筑的强大科技实力,为快速建设两座“安全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工业化装配式建造技术,使施工周期比传统模式缩短了40%;全过程BIM技术辅助施工,实现工序合理穿插,最大化利用了时间空间;智能系统为医院植入“智慧大脑”;环保技术措施给医院穿上了“防护铠甲”,解决了防渗透、废水收集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难题。

  中国建筑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加大研发投入,组织集团内部优势企业,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研发,开展集团疫情防控相关科研课题立项。

  中海集团展开装配化建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形成了先进制造管理MES系统、C-Smart智慧物流管理系统、BIM维保管理系统在内的一整套MiC快速建造技术,提速增效,为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原本需要三到四年的建设周期的香港临时医院,我们只用了不到4个月。”中海集团旗下中建国际医疗公司总经理张毅说,借助科技赋能,中国建筑短时间内建成一所具备永久建筑标准的国际一流医院,为香港筑起坚实的抗疫堡垒。

  在“落马洲应急医院”的建设过程中,中建科工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的GS-Building和ME-House两大钢结构装配式技术体系,全专业,全过程,全方位应用采数字化建造手段,打造数字化项目的数字基座,实现了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施工全生命期信息化管理,用一套数据支撑“工厂、拼装场、施工现场”高效协同。“之所以建造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80%的工作量都在拼装厂完成。”中建科工董事长、中央援港应急医院EPC项目指挥长王宏介绍:项目采用“虚拟建造+现场建造”相融合的建造方式,先在电脑上把这个房子模拟建造一遍,然后在智能工厂生产制造,在拼装厂形成模块后运到工地组装。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再利用率达到99%。

  中建科技研发以标准化设计、基于BIM的一体化协同设计和系统集成设计等为主要方法的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产品体系设计技术,广泛应用于“防疫应急医院产品”“平疫结合梯度压差应急医院和模块化小型防疫设施”“防疫隔离酒店(公寓、宿舍)产品”,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吉林市高新南区隔离方舱、上海闵行区颛桥方舱医院、北京亦庄建设者之家、深圳盐田港防疫应急驿站等30余个抗疫和平疫结合工程快速高效建造。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建筑将“抗疫”科技作为企业的重点研发方向加以推进,将抗疫快速建造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中国建筑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解决“水冰转换”,中国建筑让“水立方”华丽变身“冰立方”,助力科技冬奥;从“埋件焊接机器人”到“模块化整体吊装核岛”,中国建筑掌握一整套核电施工技术,为“华龙一号”建成投运提供中建方案;从“空中造塔机”到“智能装配造桥机”,中国建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科技优势正在逐步凸显;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尖端技术成果逐渐从摩天大楼向普通高层建筑普及应用;自主研发的全球加载能力最强、加载空间最大、功能最领先的土木工程实验设备“中建万吨级多功能实验系统”投入使用……一项项核心技术的卓越表现,生动展示中国建筑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建筑聚焦国家战略,坚持系统观念,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绿色建造为目标,以智慧建造为手段,以建筑工业化为路径,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驱动建筑业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不断增强建筑业的科技支撑力和产业带动力,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正式启用,这座“绿建筑”采用了30多项低碳建筑技术,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科技示范工程,满满的“黑科技”。

  整个办公区屋顶铺设屋顶花园,大楼四周满布绿色藤蔓。“实际上,植被是最好的固碳方式。”中建西南院双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渊介绍,8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除吸收热量外,与屋顶的“光储直柔”发电一起,能实现年固碳量1000吨。

  除了“节能外衣”,办公区通过采光天井和光导管,将自然光导入室内,使87%的功能房间达到自然采光标准。玻璃幕墙采用的三银双中空LOW-E玻璃,较普通中空玻璃,可节省35%空调能耗,“简单来说,在夏天,室内玻璃的一侧,可比室外一侧低9度”。袁渊说。

  这是中国建筑致力绿色建造的缩影。“绿色建造与建筑业转型发展研究”“推进绿色建造试点工作政策措施研究”“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中国建筑牵头完成多项住建部课题,形成涵盖绿色策划、设计、生产、施工、交付等建造全过程的技术研究体系和全产业链应用服务能力。

  目前,仅中海地产已累计获绿色建筑认证面积累计达8927万平方米,成功打造全球首个铂金级非传统办公项目——北京中海财富中心、国内首个 5A 级近零能耗高层写字楼——中海总部大厦、重庆市首个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项目——重庆中海寰宇天下项目等一批绿色建筑标杆项目。

  “绿色”是目的,“智能”是手段。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科技正与建筑领域深度融合。

  近日,中国建筑首次出口日本的钢结构产品顺利通过验收,这批钢结构产品就出自中建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建筑钢结构行业智能制造生产线。该生产线实现80%工序中智能装备的联动应用,全面提升智能化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不仅如此,钢梁智能焊接机器人,可自动识别焊缝并完成焊接作业;智能巡检机器狗可代替人力深入到消防水井、地下管廊或较窄的肥槽等复杂危险区域,执行密闭施工空间环境的监测;管道非开挖修复机器人可直接从地下管网进入指定管道进行检修;智能测量机器人可基于BIM模型自动寻径,提高实测实量的精度和速度;智能抹灰机器人可将砂浆平整涂抹在墙面,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空鼓等质量问题。智能喷涂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墙板安装机器人……中国建筑自主研发20多项智能化装备,通过视觉传感器和内置算法,推动传统工艺步入无人化、智能化时代。

  以信息化为纽带,串联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链条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实现一体化建造的关键路径。公司不断推进BIM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不断更新迭代,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广泛应用;自主研发的AECMate国产三维工程图像软件大范围推广,突破工程软件“卡脖子”技术,形成公司自有的BIM软件技术。

  除此之外,中国建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三大平台,集成物联网、流媒体接入、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处理、敏捷开发等能力,将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5G等技术应用于建筑产业及衍生业务,差异化布局新产品、新服务,包括打造专业设计软件产品、智慧园区运营平台、农村污水治理终端设施数字化运营平台、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台、商砼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取得积极成果。2021年,中国建筑信息化投入约7.95亿元,坚定迈向信息化之路。

  2021年,中国建筑获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詹天佑大奖、49项华夏奖,以科技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锻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国建筑注重培养“专精特新”企业,引导旗下部分子企业以成为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为目标,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专注铸专长。水清见底、鱼翔浅塘,走在苏州同里古镇,江南水乡彻底摆脱污水横流、浑浊发黄的窘境。蜕变的背后,中建环能的超磁生境改善设施功不可没。

  冶金钢厂循环水处理、煤矿矿井水处理及回用、流域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泥处理处置……成立30多年来,中建环能苦练内功、积极创新、精耕区域,紧跟市场与客户需求开展技术产品的研发及迭代升级。

  “公司把科研创新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2021年研发费用近4000万元。”中建环能技术中心主任肖波揭秘“制胜法宝”,公司已建立6个技术平台,拓展出9条产品线和近200多个型号的创新产品,累计拥有授权专利近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0余项,形成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和产品体系。

  依靠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中建环能在钢铁领域磁分离水处理市场占有率达65%,在煤炭领域磁分离水处理市场占有率达80%,在市政领域磁分离水处理市场占有率达70%,在细分市场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更多“中建方案”。

  以配套强产业。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9.3万辆,同比增长1.4倍。“我们抓住了机遇,成为这一新兴产业链上的‘配套专家’!”中建发展旗下江苏华大离心机制造公司总经理黄伟彬感叹。深耕离心专业领域、聚焦固液分离关键技术的江苏华大,成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PLD系列拉袋式刮刀下部卸料离心机”是江苏华大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明星产品”。锂电池是新能源产业链的动力源,锂电池生产环节中的固液分离场景,传统过滤分离设备无法胜任,而江苏华大的离心机以拉袋方式清除残余滤饼层,去除率可达99%以上,同时避免了不同批次间产品分离的交叉混批问题。目前,这款离心机在赣锋锂业、厦门钨业、华友钴业等新能源企业的生产车间广泛应用。“市场反馈很好,生产忙不过来!”黄伟彬说。

  黄伟彬介绍:“过去,这类离心机产品多数要进口,现在,咱们自己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全面铺开,部分配套设备还出口海外。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为海内外4500多家企业提供了产品和服务。”

  以创新赢市场。走进中建五洲生产车间,焊花四溅,工人们正制作着一个个十余米长的零部件,这就是中建五洲丙烷脱氢核心装置关键“零部件”之一的大接管。这款“制造业全国单项冠军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型丙烷脱氢核心装置制造项目的空白,而且在全球核心装置制造市场占有率59.8%,连续三年市场位居全球第一。

  丙烷脱氢核心装置由产品分离塔和反应器组成,通过加热催化反应并经压缩、分离、提纯等环节生产出的丙烯,广泛应用于建筑、医药、化妆品、包装袋、颜料等民生市场。但是,由于制造的高精度性,2014年以前,国内丙烷脱氢项目反应器主要依赖进口。

  中建五洲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运用特大型设备现场分段制造、立式热处理、立式运输、百米高空组对等多项新技术,有效保障大型塔器、反应器现场制造能力,实现美国LUMMUS工艺反应器制造完全国产化。

  装配式异型钢结构桥、地铁金属防火门、回转类动设备……如今,中建五洲在压力容器、新能源、钢结构、金属装饰等装备制造领域,逐步打造出独特核心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实现“打造中国建筑高端装备制造名片”。

  中建智能技术公司、中建铝新材料成都公司、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贵州公司……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强链补链,不断铸就自身强劲的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提升科创体系新动能

  加大科研投入、揭榜挂帅赛马、构建开放创新生态……近年来,中国建筑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指引,以“创新驱动专项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研发投入年增速保持30%,全力构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做好科技管理改革“加减法”。中国建筑系统布局、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团队赋权力度,促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发布“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引导子企业组建高性能工程结构试验分析与安全控制、土木工程材料、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城市更新与智慧运维、极端条件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技术与装备8个工程研究中心,总投入专项经费超4亿元。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为鼓励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切身投入课题研究,公司设立20项青年课题,激发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培育科技人才后备军,提供支持经费540万元,不设科目比例限制、不设中期检查,让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中国建筑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把需要攻关的科研项目张榜,谁有本事谁揭榜,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公开张榜、集中审阅、投标邀请、专家评标……通过一层层筛选,最终,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华油飞达公司分别中标“基于车载探地雷达的基础设施病害检测技术研究”“直流柔性荷载建筑配电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盾构渣土全封闭全过程管道输送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项科研课题,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难题。

  对外张贴“榜单”,对内“赛马”评比。为保障公司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针对项目面临的重难点问题,面向项目一线的多家子企业,设立“赛马”科研课题。在立项之初,向每个课题拨付20%引导资金,课题终期进行考核排名,择优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动力与压力并施,达到优胜劣汰、聚焦优势主体、选出“千里马”的目的。

  4月20日,中国建筑与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揭牌成立“智能建造区块链技术联合创新研究院”,将对区块链与智慧建筑领域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生态重在要素融合,交流合作是科技创新的“生态密码”。中国建筑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一系列项目合作,汇众力,聚众智,加快创新资源在企业内外流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在“光储直柔”领域,中建科技与清华大学成立“未来城市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光储直柔”核心技术、建设多个“光储直柔”示范工程,开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在固废处理领域,中建二局与香港大学联合开发机器视觉与强化学习驱动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分拣技术;在海外,中建南洋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个个合作项目,直观记录着中国建筑不断深化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前行步伐。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放眼未来,中国建筑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智慧、数字、低碳发展新路径,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中建力量。


  报道链接:https://bm.cnfic.com.cn/sharing/share/articleDetail/2796808/1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中国网】山东省建筑业暖通空调安装产业发展推介会成功举办,签署多项重磅合作协议 下一篇:【中央电视台】中建生态环境承建两项目亮相央视新闻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发展纪委监督举报|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 信访投诉方式
© Copyright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 TEL:010-88082922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A座19层 邮政编码: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