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传来喜讯!中建智能继签约《深圳存量管廊改造二期工程弱电工程项目供货及安装调试项目》后,又签约《深圳存量管廊改造一期项目施工合同-弱电工程专业分包》,迈出了布局华南市场的重要一步。
存量管廊改造一期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及盐田区,光明区存量管廊包括光侨路、华夏路、观光路综合管廊,总长度8.59公里;盐田区存量管廊为大梅沙-盐田坳综合管廊,长2.67公里。 管廊传统技术方案,多为楼宇智能化、隧道智能化成熟方案的复制式集成,但在狭小狭长、封闭潮湿的地下管廊特殊环境下,就出现了运输难、布线难、安装难、调试难、设备故障率高等一系列新问题,进而导致后续运维过程中的维修难、维护难、保养难。 中建智能首创的“智慧线+机器人”方案,采用“物联网+AI”技术,智慧线的“电话短信、精确定位、宽带传输、入侵探测”功能,实现了人员定位、无线通信、电子巡查、入侵探测四系统合一,机器人的“视频监测、红外测温、气体探测”功能,实现了视频监控及智能分析、环境监测、电子巡查等三系统合一,朝着管廊监控报警系统的“集成化、集约化、轻量化、智慧化、少人化”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物联网+AI”方案
该方案中,智慧线系统作为管廊内的“基础网络”,为管廊内的“人和设备”提供通信、定位基础服务;机器人则充分发挥其在“危险性、重复性、高精度性”作业环境下的工作优势,结合AI技术应用,对廊体裂纹、渗漏、地面积水、支架脱落、缆线脱架、廊内异物、设备状态、缆线温度等进行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综合管廊统一管理平台的自动巡检、入侵联动、自动伴巡、施工监管、应急救援、自动回站等多场景自动运维模式,助力管廊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少人化”运维,进而提升作业质量精度、降低人员入廊作业频次、节约能源、提升安全、降本增效。 目前,“物联网+AI”方案还在河南郑州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管廊等项目成功应用,中建智能将继续深耕综合管廊领域,以“智能”力量持续为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全面助力管廊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中建智能 智慧管廊事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