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十集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并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央视财经同步播出,中建发展产业公司中建生态环境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及项目运营团队在节目第二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彩亮相。

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里水河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城镇与乡村、产业与生态。过去,流域内管网老化、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成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如今,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创新运维等“组合拳”,绘就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现代水乡新画卷。
问题导向破困局,流域统筹谋可持续发展
治理之初,项目团队直击“碎片化治理”弊端,确立“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原则,打破行政区划与部门壁垒,将整个流域视为“生命共同体”。从上游水土保持、中游城镇管网改造到下游河涌生态修复,团队通过全流域水质监测网络、污染源动态管控平台精准识别16个关键治理单元,实施“一单元一方案”,确保项目全覆盖高、质量运营。 项目创新性地将管网运营与生态修复统筹规划、一体推进。例如,通过大型排口智能化改造减少污水直排,同步串联河岸景观带开发,实现“治理+开发”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流域内劣Ⅴ类水体比例降至5%,让20万沿岸居民共享宜居生态。

管网升级强根基,疏通“城市血脉”
管网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也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一环。项目团队聚焦老旧管网渗漏、雨污混流、排水能力不足三大顽疾,实施“智慧管网+品质提升”双工程。一方面,引入管道内窥检测(CCTV检测)非开挖修复等技术修复改造管网300公里,并新建智慧水务监控中心,实现管网运行状态实时预警;另一方面,结合“梦里水乡”文旅定位,将管网改造与河道景观、休闲绿道建设一体推进,在富寿涌片区通过暗渠化改明涌、沿岸截污、铺设透水砖及增设生态湿地,让昔日“臭水沟”变身“网红打卡地,周边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里水镇成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凭借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稳定的水环境保障,吸引多家龙头企业落户,带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运维创新保长效,落实“全周期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项目首创“整体分区、中心调控、就近运维、一体管理”模式,将流域划分为5大运维片区,每个片区配备“移动运维站+智能监测终端”,建立“15分钟响应、30分钟处置”的快速运维机制。通过搭建流域级智慧管控平台,整合水质、流量、管网压力等3000+监测数据,运用AI算法动态调配资源,推动治理从“末端被动应对”转向“源头主动防控”。 这里的每一滴水、每一寸管网、每一次运维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信念:以系统之力护江河安澜、以民生之责筑发展根基。未来,里水河项目团队将持续深化“流域治理+乡村振兴+产城融合”协同模式,打造生态保护的标杆项目,使市民真切享受到不断提升的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从“治污”到“提质”,从“工程思维”到“系统思维”。中建发展携科技之力,聚生态之智,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脉络间勾勒碧波荡漾与民生幸福交织的壮美长卷,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