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媒体聚焦
新闻快讯
国资动态
专题专栏
行业动态
企业刊物
常见问题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人民网】创新治水“坪山河经验”:让“黑水荒山”变“绿水青山”
发布日期:2020-05-06 字号:[ ]

微信图片_20200506171100.jpg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赵竹青)记者今日从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获悉,深圳坪山河流域历经三年多综合整治,提前实现水质达标目标,凭借理念和技术的多重创新,走出一条现代化治水之路。

  坪山河,位于东江淡水河上游,从西南至东北纵贯坪山区全境,是坪山区乃至深圳市的“生命水”。近年来,随着深圳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坪山河遭到了过度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昔日的坪山“母亲河”一“病”不起。

  2016年,中建水务牵头组建联合体中标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据介绍,该工程是全国首个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为标准的大体量、全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优于地表IV类为交付条件,也是中国建筑系统内首个以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的全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河道治理全长20.5km,其中干流13.5km、大工业区裁弯段3.4km、三洲田水3.6km,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

  项目推进过程中,工程人员意识到,以长效稳定达标为目标的“流域水环境模拟与调控技术”是坪山河项目的命门,于是依托自身博士团队,大胆采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行业内首次提出“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近回用”的分布式治水新理念,实现了流域治理理念和技术上的多重创新,确立了河道综合整治治水新模式。

  通过协力攻关,项目孕育出流域综合整治的“中建经验、坪山模式、深圳标准”。截至目前,围绕流域水环境课题,中建水务参编国家标准1部、地方标准1部、企业级标准3部,申请专利77个,发表论文26篇,SCI收录论文1篇。项目斩获第十八届、二十届中国高交会“优秀产品奖”,获评“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和“最具示范推广价值案例奖”。

  团队通过“水循环、水生态、水文化”的多过程综合研究,确立了按照干支流统筹、上中下游统筹、水质水量水生态统筹的全流域综合整治措施。

  在防洪方面,针对坪山河流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上蓄、中疏、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治理方案;在截污治污和水资源再生利用方面,通过精准截污技术对旱季污水及初期雨水进行截流,分段接入调蓄池进行分散调蓄,使得整个流域的污水可以按上中下游进行均衡分配。

  同时,项目还运用“互联网+”思路,构建坪山河流域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现代化大数据、立体监控与智能应用的平台体系,实行现代化监控与管理。

  上洋断面水质数据,每4小时传至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受国家生态环境部重点监督。此处国考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坪山河氨氮指标达到Ⅲ类,总磷指标优于Ⅳ类,治理效果超出预期。坪山河也实现了从“黑水荒山”到“绿水青山的转变,真正成为深圳东部的“生态长廊”。

  

  报道链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20/0425/c1007-3168766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新华社】深圳巧计治水 合力创新打造治污里程碑 下一篇:【财经网】智能采购助力“新基建”提速 云筑网与京东企业业务开启战略合作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发展纪委监督举报|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 信访投诉方式| 选人用人问题线索举报
© Copyright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 TEL:010-88082922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A座19层 邮政编码:100037